《带着爸爸去留学》:热搜不是买的!我已掌握所有留学生的秘密…

《带着爸爸去留学》:热搜不是买的!我已掌握所有留学生的秘密…

故事再离奇,你也不能说这是在买热搜。最近每天霸占微博热搜榜、分分钟评论破万的现象级热剧——《带着爸爸去留学》终于迎来了大结局。该剧以留学话题为背景,通过四组家庭跌宕曲折的留学故事,为观众展现出活灵活现的留学生生活。

说起来关于留学的影视作品已有数十年历史了。当国人对留学充满好奇和憧憬时,影视作品往往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倾诉“留学生活不容易”;当留学已经变得平常化时,影视作品只得转变思路了。于是原本的校园题材电视剧开始偏离主题,演变成了如今的一地鸡毛。任谁的生活都是一地鸡毛,缘何《带着爸爸去留学》就真实地火爆了呢?不仅有人夸、有人骂,还有人真情实感地自我代入了……

能引发巨大争议的才算现象级热剧,而要成就一部热剧,不仅需要优秀的剧本和演员,还需要引发共鸣。尽管有不少人吐槽这部剧过于浮夸,可是主创人员可是要纷纷喊冤了——这热搜可不是买的,人物形象、故事背景均有原型。

要说它为何能引发关注和共鸣,本剧的编辑刘珂就曾在采访时表示, 该剧目的是通过“留学”这层外壳,聚焦原生家庭教育问题。同时她呼吁“留学热的当下,大家不要盲目跟风,而是要辩证和理性地看待留学这件事。”

剧完结后,该关心什么?

在剧情完结后,应该暂且放下对人物的讨论,不妨按照编辑的思路想一想,如何才叫“辩证和理性地看待留学这件事”?我们先来看一些惊人数据

  1. 从1978年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
  2. 目前有153.3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
  3. 累计已有432.32万人已完成学业;
  4. 据《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2018年度留学人员总数为66.21万人。

这些数字背后其实都是一个个普通的学子和他们的家庭,没有曲折的故事、没有复杂的情感,还没有爸爸在陪同……在这条庞大的留学道路上,独自上路的学子们脑袋里装着些什么?

在德国“留学轻松吗?”

我独自一人来到7000多公里外的德国,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来德国,大部份的留学生都是通过私立语言班再入学的,所以我们不仅要面对学德语的压力,更要时刻关注着DAF、DSH考位等等。在《带着爸爸去留学》剧里4个留学的孩子,2个人考试拿了F,1个不学无术,1个通过上国内的某机构网课拿了A+,但实际根本不是这样的!

我们每天不但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各种essay、report,coursework等等,熬夜赶论文那是常有的事。说真的,并不像电视剧中这么随意的。虽然学习很累,但认真学习的日子也是很充实啦!

德国的小萝莉

在英国“当服务员发家致富”

我不爱吃炸鱼和薯条……平时就是在咖啡厅打工,因为做服务员有着特殊的优势,那就是可能有小费。你不要看不起小费,金额虽少,但累计起来却是不少的收入。很多餐馆都会在周末将小费分发给服务员,如果运气好可以拿到很多。

在这边做兼职之前还是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地方,不然会很吃亏的。留学生必须获得至少6个月的学生签证才能兼职。每周最多工作20小时。假期可以全职,每周最多40小时。此外最重要的是,求职的途径务必选择学校或是当地的职业中心、校内或是商店橱窗上张贴的广告牌、报纸、认识的人(学长学姐、朋友、老师等),这样才是安全的。

爱丁堡无燕组

在北美“买得起包,买不起书”

@我在美国流浪第十年

在美国和加拿大,买教材是相当昂贵的。专业书籍动辄就上百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就上千了。我从小就辗转美国和加拿大生活了,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傻傻地买实体新书,结果都快吃土了。

所以后来,我每次从导师那里拿到开出的书单后,就第一时间冲进学校图书馆借阅专业书。但图书馆的书毕竟是极有限的,所以因为不够快被抢了先机的同学就在学校论坛或专业圈子里找二手书,或者到网上如亚马逊或ebay买(偶尔也去某宝买)。

此外,复印也是个好办法!但一定要小心不能复印太多也不能丢失或交易。美国是很注重版权的国家,如果大量复印教材书籍很容易造成版权问题。当然,现在甚至一些美国大学会提供电子图书下载地址,价格相对比纸质书要便宜。

为了省出买包的钱,咱们还是稍微“投机取巧”一下吧。

不言自喻的是,在国外留学照样得尝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同龄人该有的烦恼一个不少,只会更多更复杂。要问最难的是什么?恐怕就是当每个人都一边羡慕一边提醒你“且行且珍惜”的时候,你想要的只是别人能用平常心看待你、理解你。

我在美国流浪第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