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放弃澳洲,转而投奔加拿大—移民3个月的感悟与心得

本期给大家带来的新移民故事,是我们公司的客户Irene女士。她在2021年2月联系上枫叶之路,目标城市温哥华。我们顾问在评估她的条件之后,考虑到她的工作经验丰富,也多次旅行来加拿大澳洲,为她规划了BC-PNP雇主担保省提名项目。

移民时间线
- 2021年2月 – Irene联系枫叶之路;
- 2021年6月 – 省提名申请递交;
- 2021年10月 – 工签获批,入境温哥华开始工作;
- 2021年12月 – 省提名获批。
本计划移民澳洲,为何转战加拿大?
各位海内外的同胞们,新年好!我是Irene,今年10月登陆的温哥华,目前刚刚入境三个月。初来乍到,还是人生地不熟的,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和看法吧。
在国内时,因为工作需要,我常和澳洲客户打交道。出差过几次,也长居过澳洲,跟许多在澳洲的华人聊过移民心得。自从有了移民的想法,我就开始收集资讯了。像我这样过了读书进修的黄金年龄,又带着小孩去澳洲的话,多半也是走雇主担保项目。雇主担保简单来说,都是在当地企业找一份工作。但是,澳洲和加拿大的申请审核流程差别挺大的:
审核部门和等级不一样
- 澳洲的雇主担保都是联邦审核,国家移民部直接管理。而加拿大都是省提名,每个省份审核完后,再联邦审核;
- 联邦统一标准管理,有好有坏。因为雇主资质要求都是统一的,澳洲那些小城市达到标准的企业就比较少;
- 加拿大根据每个省的需求来审核,虽然经济发达的省份要求会高一些,但符合标准的企业也多一些,还能挑一挑。
移民名额数量不一样
- 可能因为加拿大社会里,新移民占比较大,对新移民要友好很多,移民局给的名额也多;
- 我找枫叶之路之前,差不多在20年疫情的时候,也是听到加拿大说3年要放120多万新移民,平均下来40多万一年。疫情之前,也是20-30万每年,挺稳定的;
- 澳洲那边每年放16-19万移民。20年疫情来了,闭关锁国了大半年,才放了12万,还卡着很多人。当时,留学生都不让回澳洲上课,还经常爆发排外游行,有点吓人。
等待时间不一样
- 我有个很不理解的地方,澳洲官网上所有移民签证都是统一的审核时间,但从来都不准时,拖延严重。我去澳洲的朋友,差不多19年底递交的,现在还没消息,移民中介也被催的烦死,问了也不回;
- 加拿大这两年虽然也拖延严重,但部分项目还是稳定的。可能也因为雇主担保是省内管理,我递交之后4个月就提名获批了。联邦拿枫叶卡虽然也要等个一年两年的,但八九成申请人2-3年就能拿到卡;
- 感觉澳洲平均要4年多,估计等我拿到卡了,那个申请澳洲的朋友还在等消息呢。
都有一些 “潜规则”
- 澳洲的雇主担保会限制部分海外申请人。比如会计类的工作,因为澳洲本地商科好,优秀的会计师多,读会计的留学生也多。这种情况下,联邦是不太鼓励本地公司去招海外会计师的。申请是递交了,之后从审核到拿身份,每一步都会被卡住;
- 加拿大的雇主担保,有些省份特别缺人,提名很快发给你了,联邦也会卡一下。非要你入境工作个一年半载,再发枫叶卡;
- 我当时也和不同省份的移民聊了聊,感觉BC省挺靠谱的。
大家想移民的,还是要多问,多听。
澳洲vs加拿大生活
气候差别很大
- 去澳洲的话,我的目标城市是墨尔本;
- 澳洲在南半球,季节是反过来的,11月夏天的时候,墨尔本温度也能上个四十多度。5月冬天,也很少会降到零下——温度倒是和温哥华差不多;
- 温哥华雨真的下太多了,刚来又是10月份雨季,特别不适应。我在澳洲天天大太阳,天空也蓝澄澄的;
- 要不是刚入境入职没假期,我真想跑热带去呆几天,期待温哥华夏天赶紧来吧。
自然环境不一样
- 温哥华有山有海,自然环境更多元化一点;
- 我还蛮喜欢森林的,当时来加拿大出差和旅游的时候,经常去自然公园走走,很放松;
- 澳洲几个大城市都沿海,海滩多。看大海解压,出海下海也好玩。不过我可能去太多次了,有点看厌了,海岸线都长一个样子;
- 这就因人而异了,反正自然环境都不差的。
时差 & 回国
- 逢年过节回国,飞一次都要十几个小时,真挺累的;
- 澳大利亚跟国内基本没时差;加拿大刚好在中国另一面,倒时差也很辛苦;
- 作为一代移民,总有些亲戚朋友在国内要联系。所以温哥华和多伦多,我选了温哥华。
- 回国稍微近一点;
- 9小时时差,比12小时的昼夜颠倒要好点。
城市文化差异
- 之前也说加拿大不同省份的PNP要求不一样;
- 我来之前考虑了4个城市: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尼伯;
- 蒙特利尔城市挺有氛围,但感觉不待见说英语的人。我英语都还没学很好,又要去学法语,太麻烦了;
- 温尼伯城市小了点,养老倒没啥问题,考虑到小孩以后教育,还是想去大一点的城市;
- 最后没选多伦多,一是因为时差和回国不方便,还有实在太冷了,南方人受不了;
- 相比之下,温哥华政策友好,华人多,城市大也热闹,气候暖和景色好。来了这几个月虽然天天下雨,但还是喜欢的。
语言都有待提高
- 澳加都是英语国家,语言是要适应一下的;
- 有些人说澳洲英语口音重,我住在那的时候,倒没啥感觉。反正对我们来说,英语都要跟当地人多打交道,多练;
- 温哥华已经很友好了,华人多,不说英语也能过日子。虽然我语言考出了六分,但日常生活还是不一样。因为英语不好,总能碰到点细节上的乌龙;
- 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是这边超市的自动收银。每次买菜去自动收银结账,我都不知道菜的英文叫什么,收银机也没图片,经常称错。只能把菜的牌子拍下来,一点一点去对每个菜的名字;
- 还有当时去考驾照、办BCID,工作人员语速快,说完一遍我还愣在那边。幸亏当时还有Second Home安家人员帮忙,不然刚来真的手忙脚乱的;
- 最近也跟着Youtube的语言博主学英语。各位新移民过来人,如果有好的英语学习方法推荐,也希望能多多分享~。
想对新移民说
正在移民的人
- 来加拿大之后,感觉和国内最大的差别就是凡事都要亲力亲为,要主动关心,没人来管你,也没人来评判你。比如:停水停电楼管不会上门通知,只贴一个告示在楼道里。告示又是英文的,经常没注意到;
- 刚来加拿大入境,因为我打的不是本地的疫苗,是需要隔离14天的。我做好了很多准备,包括隔离找谁送饭菜,上门测核酸怎么办。结果没人管,全靠自觉;
- 小孩子写作业,很多作业也是“选择性完成”,不需要跟国内一样每天检查,家长签字。
孩子教育与入学趣事
- 对于我们带娃一族,孩子读书也很重要;
- 我的教育理念比较随意,不指望孩子能考第一名、读医法律、挣大钱,主要是孩子自己喜欢就行。就算这样,也不能短了孩子的教育;
- 当时我找房子,也先看了孩子的学区,找了个温哥华历年打分比较高的学区,然后选了个周边生活和交通比较方便的房子;
- 加拿大教育和学校文化也不太一样。因为孩子读公立小学,入学的时候,教育局直接给我发了个邮件,让我提供入职1个月的工资流水,邮件同时抄送校长。我当时还奇怪,没想到都是家长直接跟教育局和校长联系。不过感觉教育局还挺认真负责的,毕竟是免费读书,用了公共资源;
- 学校也挺好说话,我还以为要面试或者审核材料。结果刚登陆没几天,招生办给我打了个电话,告诉我明天就可以送小孩来上课。我一脸懵,说我们还在隔离呢。对方说那没事,你隔离完就来;
- 隔离完之后,以为学校会通知我,至少入学得打个招呼吧。结果等了几天没接到电话,我就发了个邮件问,结果对方说,欢迎我随时带小孩去上课。言外之意,就说我怎么还没送小孩过去;
- 小孩现在读了两个月书,交到了新朋友,也很喜欢新学校;
- 刚开始我还担心他会不适应,现在看来挺好的。毕竟天天两三点就下课,是我也开心的不行。
社会资源 & 福利
- 我也看了之前写的新移民福利的那几篇文章;
- 《加拿大政府贴心提供价值8亿定居服务,不知道的新移民都哭了》
- 《加拿大有多维护女生?这些女性新移民免费资源不要错过!》
- 我因为是走的雇主担保项目,现在省提名过了,可以入境工作居住。但联邦PR身份还没下来,还是拿着工签。严格来说,我还不算永久居民,不能享受本地的一些政策和福利;
- 当时我刚来,觉得都可以去闯闯,就打电话了解了几个 Newcomer Service新移民福利机构。虽然我还是TR(临时居民),但机构人员挺友好的,说很多活动不限制身份,欢迎所有新移民参加,像是介绍社会服务、税务的讲座之类的;
- 最近疫情挺严重,等好点了我打算去看看;
- 最后,建议大家移民之前,多走走,多看看。我选国家和城市时候,都去短住过一段时间。平时也看当地博主和移民中介的分享,但信息还是有限的。
自己去一趟,才知道哪里更合眼缘。
祝大家虎年快乐,申请顺利。
Irene
2022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