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骗局-“化妆是基本礼仪”

史上最大骗局-“化妆是基本礼仪”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颜值至上”成为了评判女性最重要的标准。“A4 腰”,“瓜子脸”,“天鹅颈”在网上频繁的出现也印证了社会对女性外貌趋于苛刻的标准,俨然成为了一个看脸的世界。此前热议的BBC的纪录片《五官奥秘》详细分析了颜值到底重不重要。

某部影片中做了一个实验:面对不同的脸,看客会有什么反应?如果对某张脸有正面或反面的反应,指数就会波动。被实验的人看到自己女儿时,指数开始波动,然后看到一张帅哥的脸也波动了。而看到有些熟悉的脸,并不会波动。所以我们对某些脸孔会产生情绪反应,有时候这种情绪强烈到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因此,我们要承认颜值的确是对一个人的判断有直接影响。“好看的脸”或许与“有趣的灵魂”没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的大脑早在初见时就做出了最简单直接的反应。

不得不承认,颜值在心理学上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的确有正面影响,也因此,颜值至上成为了许多女性(甚至是男性)终生追求的目标——省吃俭用只为购买昂贵的化妆品、每天花费3个小时打造精致的面容、将整容和医美当做自己“奋斗”的方向。

拥有一颗爱美的心无可厚非,但是当整个社会都将“美丽”定义为女性的“义务”,甚至流传着一句“化妆是一种基本礼仪”,那么“美丽”何尝不是无形的枷锁、是对女性最大的桎梏。所以一些女性选择站在了相反的立场,她们选择了摆脱枷锁,卸下精致的妆容,主动发出自己对当代社会现象的一些不满。

韩国的知名新闻女主播Hyun-ju-Yim(译为林贤珠)做了一项决定,因此成为了韩国第一位戴着眼镜播新闻的女主播。年轻的韩国女性正在挑战该国长期以来的美容文化,很多参与者剪掉了长发,素颜出镜,然后把照片发到社交媒体——这项被称为“脱掉束身衣”的运动代表了女性对社会外貌规范的反抗,更是对于“颜值”这个骗局的最好回击。

该运动的名字源于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服装——紧身衣,是用来约束女性的身体,紧身衣的尺寸通常比穿着者的腰围尺寸小几厘米,以此来强调女性臀部和胸围的曲线。另一位韩国明星也参与了这项运动。韩国YouTube博主裴莉娜(Lina Bae)决定素颜出镜时,她预料到会有一些负面的评论,但没想到会收到死亡威胁。

今年21岁的裴莉娜认真考虑后才做出了这个决定。她以前一直提供美容化妆的建议,担心突然上传一段视频宣扬不化妆会显得很两面派。但她还是觉得,是时候表明立场了。视频里的裴莉娜摘下了假睫毛,擦掉了樱桃红色的口红。卸了妆的裴莉娜自信的展现素颜,超过500万人观看了她的视频,许多网友表示支持。但也有人对她进行人身攻击。“我甚至收到了死亡威胁,他们说会找到我,然后杀了我,”她说。“我觉得许多韩国女性都穿着‘外貌束身衣’,” 裴莉娜对BBC表示,“我听说,有的女性听到别人说自己丑会觉得特别丢脸,我曾也是这样。”

韩国女性自小时候起就会接触到许多广告,这些广告告诉她们,要瘦、要白,要有无暇的肤色和完美的鹅蛋脸。而长时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约束下,许多韩国女性想要行动起来进行反抗,表达自己的态度和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并希望能通过这个运动引起更多女性的注意。

与韩国相比,中国女性近年来在化妆品上的消费以几何倍数增长,以去年双11 为例, “双十一”天猫平台总成交额 2135 亿元,增速放缓至 27%。相对缓慢的增长。与此 同时,个护彩妆同比增长 110%,销售金额占比提升至 14%。根据星图数据显示,2018 年双十一个护彩妆销售金额达到 446 亿元,同比增长 110%。

女性在双十一上的贡献可谓不小,尤其在化妆品上的消费,飞速增长的交易额似乎暗示了女性对外貌的重视,体现了社会对外表的潜优势的重视。相比韩国女性逐渐觉醒的,中国似乎正在逐渐向过去的韩国靠拢,当这种严苛的审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很有可能会引来一场爆发,就像今天的韩国一样。外貌是重要的,而到底有多重要,要花很大功夫维持的外貌是否有意义——这更值得人们重视。韩国的 “逃离紧身胸衣” 运动预示了女性自我意识的崛起,也给中国正在发展的女性外貌审美带来一定影响。